《海上花列传》是清末小说,作者韩邦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后世张爱玲曾将其翻译为国语,命名为《海上花》。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著名小说。它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亦名《绘图青楼宝鉴》、《绘图海上青楼奇缘》,凡64回。
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后世张爱玲曾将其翻译为英语、国语,国语版新命名为《海上花》,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部。
作者花也怜侬,即韩邦庆(1856~1894),字子云,别号太仙,自署大一山人。松江府(今属上海)人。曾在豫为幕僚。光绪辛卯(1891)秋,到北京应试,落第,遂归上海,常为《申报》写稿,所得笔墨之资,悉挥霍于花丛中。
《海上花列传》就是以娼妓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此外尚有文言小说集《太仙漫稿》。
《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其中对话皆用吴语(苏州话)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
作者自谓《海上花列传》的结构是从《儒林外史》脱化而来,并使用了“穿插”、“藏闪”等技巧。描绘人物性格,刻画人情世态,细腻传神。写妓女亦个个不同,有好有坏,不像《青楼梦》那样将妓女理想化,较近于写实,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特点。
《海上花列传》首刊于自编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34回,未完。作者自称此书“为劝戒而作”(《例言》)。小说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为主要线索,写他们从农村来到上海后,被生活所迫而堕落的故事。赵朴斋因狎妓招致困顿,沦落至拉洋车为生。二宝则沦为娼妓。赵氏兄妹的遭遇和经历,在上海下层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典型性。书中广泛描写了官僚、名士、商人、买办、纨袴子弟、地痞流氓等人的狎妓生活以及妓女的悲惨遭遇。内容虽以写妓院生活为主,而旁及官场和商界,反映了日益殖民地化的城市上海的部分社会面貌。作者以看似不动声色的笔墨,描写了当时贫富悬殊、贵贱分明的社会生活画面。
此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出单行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排印本,就是根据初刻石印本整理的。(张爱玲曾将其翻译为国语,命名为《海上花》)
本书是我国清末一部以妓院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它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二人从农村来到上海,为生活所迫,终至堕落的故事为主线,以上海妓院为中心,旁及官、商各界,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遭遇不同、性格各异的妓女、老鸨、嫖客、仆役形象;其穿插藏闪的艺术结构、平淡自然的白描写法,历来为人所称道。书中人物对话全用苏州方言,生动活泼,开创了方言小说的先河。
《海上花列传》的主线是赵氏兄妹在上海这个大花场的沉沦过程,中间重点描写五组主要人物。一是富家子弟王莲生与沈小红、张蕙贞的感情纠葛;二是政府官员罗子富与黄翠凤、蒋月琴的关系;三是书香人家陶玉甫与李漱芳的生死离别; 四是弱冠青年朱淑人与周双玉的最终无缘;五是风流子弟史天然对赵二宝的爽约。而又以洪善卿与赵朴斋甥舅两人为串线。
在《海上花列传》中,女性形象分为两类三种。第一类是妓女,也即书中的“讨人”、“倌人”,包括正式在册的高级妓女和民间的“野鸡”。第二类女性形象就是照顾妓女的娘姨和大姐以及老鸨们,这些人一般不自己出门接客,只负责第一类女性的生活起居。按照书中的描述,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在编倌人需要一个娘姨(负责传话买东西,出现在客人来前或者走后,以及需要购买东西传话的时刻)、一个大姐(负责日常生活起居细节,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给倌人梳洗更衣等,可以在客人与倌人聊天的时候出现)、一到两个丫头(负责倌人出门时起居,以显示倌人身份,多在倌人交际的酒场出现,有时候大姐与丫头是同样的人)。在书寓中还有专门的老鸨和龟公。那些高级倌人还会有固定的客人。
以书中的高级倌人黄翠凤为例,她有自己的房子,在尚仁里,有专门娘姨赵家姆,大姐小阿宝,老鸨黄二姐,客人罗子富、钱子刚等,丫头(也是未来的倌人)黄金凤、黄玉凤等。一般的民间妓女,大多为生活所迫,由自己的婆婆或者母亲充当娘姨加大姐的角色,条件好一些的有一到两个丫头,条件不好的就什么仆人也没有。比如沦为妓女的民间女子诸十全,她与婆婆诸三姐在大兴里的家就是交易场所,婆婆诸三姐既是娘姨又是大姐,还是丫头(虽然诸十全不用经常出门),老鸨,甚至龟公,在有客人撒泼的时候要负责保护诸十全。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们将分三个版块对《海上花列传》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对在编的书寓倌人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民间倌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倌人以外,书中出现的其他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除去在书中具有鲜明性个和重要故事的倌人进行重点分析外,我们还将对其命运进行关注,以全面展示韩子云先生的写作脉络。同时,对那些在书中出现,然而并非故事中心的倌人,也将进行尝试性的介绍,对其形象塑造进行简略的关注。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反映社会人生底层的力作。作家以平淡自然的写实手法,刻画上海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世相,笔锋集中于妓院这一罪恶渊薮,烟花北里成为透视铜臭熏天、人欲横流的浮华世界的万花筒。小说以细分毫芒的笔触描摹各种冶游场景:从长三书寓、么二堂子直到台基、花烟间等下等妓寮,摹尽灯红酒绿间幢幢往来的烟花女子群相,她们或泼悍,或柔顺,或矜持,或猥琐,或奸谲,或痴憨。而徜徉花国者,则上自达官显贵、缙绅名流、文人墨客、富商巨贾,下至幕僚胥吏、掮客篾片,以至驵侩贩夫各色人等。举凡官场酬酢,贿请关说,生意捭阖,文酒遣兴,俱在这莺声燕语、钗横钏飞的花酒碰和中进行,诸般世相,纷呈于前。如果说《品花宝鉴》是北方京华都市风情长卷,那么《海上花列传》便是南方半殖民地化畸形繁荣的都市风情长卷。
《海上花列传》既非抉发黑幕的谤书,亦非劝善惩恶之作,它体现了一种对于人的生存处境的悲悯,作家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出了人的堕落与沉沦。书中人物仿佛在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罪恶之网中挣扎,他们非善非恶,或曰亦善亦恶。即如黄翠凤之深心周密、串通老鸨一次讹诈罗子富五千元,堪称“辣平”,然而她也有一部血泪史,观其吞服鸦片以反抗老鸨肆虐,以及赎身出门之际,遍身缟素为早逝的爹娘补穿重孝,其情亦复可悯。又如沈小红之撒泼放刁,拳翻张蕙贞,口啮王莲生,堪称“淫凶”;然而,观其以一个上海滩上数一数二的红倌人,终于落得人老珠黄,满面烟色,亦自伤心惨目。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家对于人性弱点的犀利解剖。小说主人公赵朴斋本是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农村青年,一进上海滩便禁受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一头栽进黑甜乡中。为了一尝色界禁果,不惜当尽卖光,以至沦为东洋车夫,仍痴迷不悟。及至妹子沦落为娼,他当了妓院大班,非但不以为耻,反而趾高气扬,衣履光鲜,俨然阔少款式,并且很快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干起谄富骄贫、偷鸡摸狗的苟贱营生。其人其事,可鄙可哕,亦复可悲可悯。在他身上,人的理性和尊严丧失殆尽,只剩下了“食色性也”的本能冲动。赵二宝,一个清白而且干练的少女,同样禁受不住物欲、色欲的诱惑,只凭施瑞生的温存软款,加上一瓶香水、一件花边云滚的时装,就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灵与肉全部抵押给了纸醉金迷的上海。
《海上花列传》体现了作家自觉的艺术追求,这一追求在十则例言中升华为理论概括。作家最为自诩的是小说的结构艺术:“惟穿插藏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所谓“穿插之法”,即指几组故事平行发展,穿插映带,首尾呼应,构成脉络贯通、立体交叉的整体布局;所谓“藏闪之法”,即指藏头露尾的绵密笔法,“正面文章如是如是;尚有一半反面文章藏在字句之间,令人意会”。人物性格的刻画塑造,以白描传神见功力,作家概括为“无雷同”、“无矛盾”。“无挂漏”。小说笔致细腻,人物富有个性风采,诸如陆秀宝的放荡,杨媛媛的诡谲,姚文君的飒爽,卫霞仙的锋利,周双玉的任性骄盈,张蕙贞的水性杨花,人各一面。《海上花列传》又是吴语小说的开山之作,人物对话纯用苏白。所有那些酒筵酬酢,鬓边絮语,乃至相调相侃,相讥相詈,无不声口妙肖,充分显示了吴侬软语的魁力,成为一部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的作品。
《海上花列传》受到过胡适的大力推崇,为之写序重刊,他的原话为:“《海上花》是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苏白的文学的正式成立,要从《海上花》算起。韩子云与他的《海上花列传》真可以说是给中国文学开了一个新局面了。希望他们(说吴语的文人)继续发展这个已经成熟的吴语文学的趋势。《海上花》的胜利不单是作者私人的胜利,乃是吴语文学的运动的胜利。”
张爱玲也十分喜欢该书,并于20世纪80年代将其翻译成功英语、国语。张爱玲在与胡适的信中提到:“《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淡,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实的作品。我常常替它们不平,总觉得它们应当是世界名著。”
三百余年宋史,中间南北纵横。闲将二帝事评论,忠义堪悲堪 敬。 忠义炎天霜露,奸邪秋月痴蝇。忽荣忽辱总虚名,怎奈黄粱不 醒! 调《西江月》 诗曰: 五代干戈未肯休,黄袍加体始无忧。那知南渡偏安主,不用忠 良万姓愁。 自古天运循环,有兴有废。在下这一首诗,却引起一部南宋精忠武穆王尽忠报国的话头。 且说那残唐五代之时,朝梁暮晋,黎庶遭殃。其时西岳华山,有个处士陈抟,名唤希夷先生,是个道高德行仙人。一日,骑着骡儿在天汉桥经过,抬头看见五色祥云,忽然大笑一声,跌下骡来。众人忙问其故,先生道:“好了,好了……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 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
诗曰: 豪华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 雄剑无威光彩沉,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 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又诗曰: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这一首诗,是昔年大唐国时,一个修真炼性的英雄,入圣超凡的豪杰,到后来位居紫府,名列仙班,率领上八洞群仙,救拔四部洲沉苦一位仙长,姓吕名岩,道号纯阳子祖师所作。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着甚要紧!虽是如此说,只这酒色……
词曰: 这香醪,调和曲蘖多加料。须知不饮旁人笑。杯翻囗例,酣醉 破番獠。 飞虎梦,卜英豪。一霎时,百年随唱,一旦成交好。 调《殿前欢》 却说余化龙、杨虎二人带领三军,齐至汜水关前,放炮呐喊。早有小番飞报上关,张从龙率领番兵开关迎敌,两阵对圆。余化龙出马,并不打话,冲开战马,挺枪便刺,张从龙举锤就打。枪来锤去,战到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余化龙自语道:“怪不得牛皋败阵,这狗男女果然厉害!”虚幌一枪,诈败下来,张从龙拍马追来。余化龙暗取金镖在手,扭回身子,豁的一镖,正中张从龙前心,翻身落马。杨虎赶上一……
诗曰: 波浪洪涛滚滚来,无辜百姓受飞灾。冤冤相报何时了,从今结 下祸殃胎。 常言道:“冤家直解不宜结。”那人来惹我,尚然要忍耐,让他几分,免了多少是非。何况那蛟精,在真君剑下逃出命来,躲在这黄河岸边,修行了八百几十年,才挣得个“铁背虬龙”的名号,满望有日功成行满,那里想到被这大鹏鸟墓地一嘴,把这左眼啄瞎!这口气如何出得?所以后来弄出许多事来。此虽是大数,也是这大鹏结下的冤仇。 那陈抟老祖预知此事,又恐怕那大鹏脱了根基,故此与他取了名字,遗授玄机。当时同岳员外走出厅来,见天井内有两只大花缸排列在……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遗腹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
兰陵笑笑生,是“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所用的笔名。此人真实身份已成为历史谜团。《金瓶梅》廿公跋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说他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长篇白话小说的作家,兰陵笑笑生在小说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所创作的《金瓶梅》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
钱彩(约公元一六八四年前后在世),字锦文,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小说家,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年间前后在世。著有《说岳全传》二十卷八十回。 清初钱彩在岳飞故事于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十分著名。并有《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