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西夏书事》 卷十三
宝元二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二年春正月,遣使以称帝入告。元昊遣枢密使、御史大夫等官奉表抵延州,郭劝等以表函尚称臣,令韩周伴送入京,至东华门始去本国服,至殿呈表略云:“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于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缘境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夏主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土之封、显蒙于…
-
《西夏书事》 卷十四
康定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夏四月,西蕃磨毡角谋攻凉州。磨毡角与父角厮罗猜阻,虽各治一城,别立文法,然终不能统摄诸蕃。宝元中,中朝欲兼抚之,命为顺州团练使,磨毡角感恩上表,言有兵二万,愿取西凉,请遣使护,仁宗诏嘉之。五月,取塞门寨,执寨主高延德,遂破安远诸寨。塞门,诸部旧址,在卢子关南,距金明二百里,向属夏州。淳化中,金明守将李继周开治塞门、鸦儿两路,建寨其地。然与延州相距,路无人烟,一水屈曲…
-
《西夏书事》 卷十九
皇元年、夏延嗣宁国元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群臣以幼主改元,元旦日食,天象可畏,请慎政刑,讹庞不听。二月,契丹留贺正使。曩霄临终遗言曰:“异日力弱势衰,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盖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子孙安宁,又得岁赐、官爵;若为契丹所胁,则吾国危矣。”是时,契丹以南壁旧怨,不肯行封册。及遣使贺正迟期,遂羁使者。会集诸道兵,遣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以伐夏告中国。夏六月,复遣使如契丹贡。没藏氏以…
-
《西夏书事》 卷二十
嘉三年、夏〈奢单〉都二年春正月,契丹使来报哀。仪天皇太后崩也。夏四月,西蕃捺罗部来投,纳之。曩霄向时拒命,不敢深入关中,虑角厮罗为后患也。自讹庞专国,岁获赐遗,因思专制西蕃,会厮罗属下捺罗部阿作率属来投,讹庞纳之,授以官,使居边要。五月,使至契丹会葬。契丹葬仪天太后于庆陵,夏使与高丽使并会。六月,攻青唐城,败还。讹庞令阿作为向导,攻掠西蕃,围青唐城,与角厮罗战,大败,酋豪被获者六人,失马、…
-
《西夏书事》 卷二十七
元丰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举攻兰州,粮匮引还。秉常集河南诸监军司兵,克日齐驻葫芦河,游骑直至河外。宣庆使李宪知必大举,益增守备。秉常果以步骑八十万围兰州,督众急攻。矢如雨雹,云梯革洞,百道并进,十昼夜不能克,军中粮尽,乃解围。兵既退,城下得尸几五万。二月,集兵练家流,以争葫芦河。国人讹传中国欲城葫芦河,秉常发河南、北人马十分之九,期集练家流争之。因不见汉兵,谋掠诸路。中国边吏以闻,神宗以延…
-
《西夏书事》 卷三十一
元符二年、夏永安二年春正月,河东官军谋取西平府,拒之于藏才山。嵬名阿埋等至中国献计,请以三万人取灵州。于是河东统制张世永令副将折可大领人马入界,抵藏才山。夏兵迎战,可大兵不得进。复因辽使至延议事。初,夏人至边,每言已于辽国乞和。嗣闻辽使萧彦昭至中国,因遣使如延,云欲议事。哲宗诏经略司面谕边吏:“如有文字,密录泰报,不得擅接,但云已申保安军指挥奏听朝旨。”辽杀夏主母梁氏。乾顺年已成立,梁氏专恣…
-
《西夏书事》 卷三十四
宋钦宗靖康元年、夏元德八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金主始朝日,礼毕,方命各国使人入贺。二月,围杏子堡。贺正使回,乾顺知金人围汴益急,乘隙围杏子堡。堡在延州平戎寨北,两山对峙,形势险厄。延副总管刘光世据险拒守,夏兵力攻不克。三月,攻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取之。先是,金将粘没喝遣撒离母许割天德、云内、金肃、河清四军,河东八馆及宋武州之地,约攻麟府以牵制河东兵势。于是,乾顺遣兵万人由金肃、河清渡…
-
《西夏书事》 卷三十五
绍兴七年、夏大德三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及万寿节。金主朝太皇太后于明德宫,夏使与高丽使同入贺。降蕃赵继忠内奔。继忠,吐蕃瞎毡子,初名董谷。神宗时,与兄木征以洮河降,赐姓名,授六宅副使、西蕃三十八族大首领。梁乙逋与中国构难,遣兵胁降之,遂为役属。至是,因西川宣抚使请内附,夏国遂失右臂。三月,岁星逆行入舆鬼。犯积尸气。夏四月,太白入东井。与荧惑合。知西安州任得敬纳其女为妃。得敬,本西安州判,夏兵取西安…
-
《西夏书事》 卷三十七
宋孝宗隆兴元年、夏天盛十五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使人为武功大夫芭里昌祖、宣德郎杨彦敬。昌祖后官至殿前太尉,彦敬由翰林学士进参知政事,二人皆为夏国名臣。按:昔夫子作《春秋》,无事必书首时;朱子作《纲目》,无事必书年数,所以备遗也。西夏自宋南渡后,记注阙佚。惟《金史》交聘一表,略存岁时朝聘梗概,而所志职官姓氏可补散亡。故备录之。三月,使贺金万春节。使人为武功大夫讹留元智、宣德郎程公济。夏五月,禁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