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元史》 本纪·卷三
◎宪宗宪宗桓肃皇帝,讳蒙哥,睿宗拖雷之长子也。母曰庄圣太后,怯烈氏,讳唆鲁禾帖尼。岁戊辰,十二月三日生帝。时有黄忽答部知天象者,言帝后必大贵,故以蒙哥为名。(蒙哥,华言长子也。)太宗在潜邸,养以为子,属昂灰皇后抚育之。既长,为娶火鲁剌部女火里差为妃,分之部民。及睿宗薨,乃命归藩邸。从征伐,屡立奇功。尝攻钦察部,其酋八赤蛮逃于海岛。帝闻,亟进师,至其地,适大风刮海水去,其浅可渡。帝喜曰:“此天开道…
-
《元史》 本纪·卷九
◎世祖六十三年春正月丁卯朔,克潭州,宋安抚使李芾尽室自焚死。阿里海牙分遣官属招徕未附者,旬日间,湖南州郡相继悉降,得府一、州六、军二、县四十,户五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二,口百五十三万七千七百四十。伯颜军次嘉兴府,安抚刘汉杰以城降。董文炳军次乍浦,宋统制官刘英以本军降。辛未,董文炳军至海盐,知县事王与贤及澉浦镇统制胡全、福建路马步军总沈世隆皆降。壬申,改都统领司为通政院,以兀良合带等领之。立回易库于…
-
《元史》 本纪·卷二十五
◎仁宗二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丙申,除四川酒禁。兴元、凤翔、泾州、邠州岁荒,禁酒。庚子,敕各省平章为首者及汉人省臣一员,专意访求遗逸,苟得其人,先以名闻,而后致之。以江浙行中书省左丞高昉为中书参知政事。丁未,诏改元延祐。释天下流以下罪囚,免上都、大都差税二年,其余被灾曾经赈济人户,免差税一年。庚戌,中书省臣秃忽鲁等以灾变乞罢免,不允。二月庚申,立印经提举司。戊…
-
《元史》 本纪·卷二十八
◎英宗二二年春正月己巳朔,安南、占城各遣使来贡方物。壬申,保定雄州饥,赈之。庚午,广太庙。甲戌,禁汉人执兵器出猎及习武艺。丁丑,太阴犯昴。亲祀太庙,始陈卤簿,赐导驾耆老币帛。戊寅,敕有司存恤孔氏子孙贫乏者。己卯,山东、保定、河南、汴梁、归德、襄阳、汝宁等处饥,发米三十九万五千石赈之。庚辰,太白犯建星。公主阿剌忒纳八剌下嫁,赐钞五十万贯。辛巳,太白犯建星。敕:“台宪用人,勿拘资格。”仪封县河溢伤稼…
-
《元史》 本纪·卷三十五
◎文宗四二年春正月己卯,御制《奎章阁记》。行枢密臣言:“十一月,仁德府权达鲁花赤曲术,纠集兵众以讨云南,首败伯忽贼兵于马龙州,以是月十一日杀伯忽弟拜延,献馘于豫王。十三日。战于马金山,获伯忽及其弟伯颜察儿、其党拜不花、卜颜帖木儿等十余人,诛之,余兵皆溃,独禄余犹据金沙江。”有旨趣进兵讨之。庚辰,住持大承天护圣寺僧宝峰加司徒。辛巳,大名魏县民曹革输粟赈陕西饥,旌其门。癸未,立侍正府以总近侍,秩从二…
-
《元史》 本纪·卷四十二
◎顺帝五九年春正月丁酉,享于太庙。癸卯,立山东河南等处行都水监,专治河患。乙巳,广西徭贼复陷道州,万户郑均击走之。丙午,命中书平章政事太不花提调会同馆。庚戌,太白犯建星。辛亥,太白犯平道。二月戊辰,祭社稷。辛巳,太不花辞职,不允。甲申,太阴犯建星。三月丁酉,坝河浅涩,以军士、民夫各一万浚之。己亥,太白犯垒壁阵。己巳,命大司农达识帖睦迩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是月,河北溃。陈州麒麟生,不乳而死。徭贼吴…
-
《元史》 本纪·卷四十四
◎顺帝七十五年春正月戊午朔,以中书平章政事搠思监提调留守司,宣徽使黑厮为中书平章政事,河南行省左丞许有壬为集贤大学士,辽阳行省左丞奇伯颜不花升本省平章政事。壬戌,以宣政院副使忻都为太子詹事。癸亥,享于太庙。甲子,亲王秃坚帖木儿殁于军中,赐钞五百锭。江西行省平章政事道童加大司徒。戊辰,太阴犯五车。辛未,太阴犯鬼宿。大斡耳朵儒学教授郑咺建言:“蒙古乃国家本族,宜教之以礼,而犹循本俗,不行三年之丧,又…
-
《元史》 志·卷二十六
◎祭祀二○郊祀下仪注之节,其目有十:一曰斋戒。祀前七日,皇帝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三日,其二日于大明殿,一日于大次,有司停奏刑罚文字。致斋前一日,尚舍监设御幄于大明殿西序,东向。致斋之日质明,诸卫勒所部屯门列仗。昼漏上水一刻,通事舍人引侍享执事文武四品以上官,俱公服诣别殿奉迎。昼漏上水二刻,侍中版奏请中严,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昼漏上水三刻,侍中版奏外办,皇帝结佩出别殿,乘舆华盖伞扇侍卫如常仪,奉…
-
《元史》 志·卷四十七
◎食货二○岁课山林川泽之产,若金、银、珠、玉、铜、铁、水银、朱砂、碧甸子、铅、锡、矾、硝、碱、竹、木之类,皆天地自然之利,有国者之所必资也,而或以病民者有之矣。元兴,因土人呈献,而定其岁入之课,多者不尽收,少者不强取,非知理财之道者,能若是乎?产金之所,在腹里曰益都、檀、景,辽阳省曰大宁、开元,江浙省曰饶、徽、池、信,江西省曰龙兴、抚州,湖广省曰岳、澧、沅、靖、辰、潭、武冈、宝庆,河南省曰江陵、…
-
《元史》 志·卷四十九
◎食货四○俸秩官必有禄,所以养廉也。元初未置禄秩,世祖既位之初,首命给之。内而朝臣百司,外而路府州县,微而府史胥徒,莫不有禄。大德中,以外有司有职田,于是无职田者,复益之以俸米。其所以养官吏者,不亦厚乎!禄秩之制,凡朝廷职官,中统元年定之;六部官,二年定之;随路州县官,是年十月定之。至元六年,又分上中下县,为三等。提刑按察司官吏,六年定之。自经历以下,七年复增之。转运司官及诸匠官,七年定之。其运…
-
《元史》 志·卷五十六
◎刑法二○职制下诸职官户在军籍,管军官辄追逮其身者,禁之。诸中外大小军官,不能以法抚循军人而又害之者,从监察御史廉访司纠察之;行省官及宣慰司元帅府官无故以军官自卫者,亦如之。诸军官不法,各处宪司就问之,枢府不得委官同问。诸管军官,辄以所佩金银符充典质者,笞五十七,降散官一等,受质者减二等。诸军官犯赃,应罢职殿降者,上所佩符,再叙日给之。诸军官役使军人,万户八名,千户减万户之半,弹压减千户之半,过…
-
《元史》 列传·卷四十九
李忽兰吉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岁乙未,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城降。忽兰吉隶皇子阔端为质子,从征西川。辛丑,以功为管军总领,兼总帅府知事,从征西番南涧有功。癸丑,世祖在潜邸,用汪德臣言,承制命忽兰吉佩银符,为管军千户、都总领,佐汪惟正立利州。乙卯正月,将兵三万取合江大获山。宋刘都统率众谋焚利州、沙市,次青山,忽兰吉以伏兵取之,俘获甚众。都元帅阿答忽以闻,升本帅府经历,兼军民都弹压…
-
《元史》 列传·卷五十四
张立道张立道,字显卿。其先陈留人,后徙大名。父善,登金进土第。岁壬辰,国兵下河南,善以策干太第拖雷,命为必阇赤。立道年十七,以父任备宿卫。世祖即位,立道从北征,未尝去左右。至元四年,命立道使西夏,给所部军储,以干敏称。皇子忽哥赤封云南王,往镇其地,诏以立道为王府文学。立道劝王务农以厚民,即署立道大理等处劝农官,兼领屯田事,佩银符。寻与侍郎宁端甫使安南,定岁贡之礼。云南三十七部都元帅宝合丁专制岁久…
-
《元史》 列传·卷六十一
姚燧姚燧,字端甫,世系见燧伯父枢传。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枢隐居苏门,谓燧蒙暗,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杨奂驰书止之曰:“燧,令器也,长自有成尔,何以急为!”且许醮以女。年十三,见许衡于苏门。十八,始受学于长安。时未尝为文,视流辈所作,惟见其不如古人,则心弗是也。二十四,始读韩退之文,试习为之,人谓有作者风。稍就正于衡,衡亦赏其辞,且戒之曰:“弓矢为物,以待盗也;使盗得之,亦将待人。文章…
-
《元史》 列传·卷七十八
◎良吏一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固有曰:“汉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先,故文、景以后,循吏辈出。”其言盖识当时之治体矣。元初风气质实,与汉初相似。世祖始立各道劝农使,又用五事课守令,以劝农系其衔。故当是时,良吏班班可见,亦宽厚之效也。然自中世以后,循良之政,史氏缺于纪载。今据其事迹之可取者,作《良吏传》。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