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元丰中,献《汴都赋》,自太学生一命为太学正。居五年,出为庐州教授,知溧水县,还京为国子主簿。哲宗召对,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徽宗时,仕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卒。邦彦精通音律,在大晟府审古乐、制新调,对词乐的提高和发展有一定贡献。其词多写闺情、旅 思,亦有感慨身世及咏物之作。词风典丽 精工,形象丰满,格律严谨,善于融化前 人诗句入词而浑然天成。著有《清真居士 文集》,已佚。词有《清真集》,陈元龙 为注主要作品有:苏幕遮(燎沉香)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兰陵王・柳(柳阴直)少年游(并刀如水)
诗文作品
-
【玉楼春】 (大石)
当时携手城东道。月堕檐牙人睡了。酒边难使客愁惊,帐底不教春梦到。别来人事如秋草。应有吴霜侵翠葆。夕阳深锁绿苔门,一任卢郎愁里老。
-
【长相思】 晓行(《清真集》俱不载)
举离觞。掩洞房。箭水冷冷刻漏长。愁中看晓光。整罗裳。脂粉香。见扫门前车上霜。相持泣路傍。
-
【长相思】 晓行(闺怨)
马如飞。归未归。谁在河桥见别离。修杨委地垂。掩面啼。人怎知。桃李成阴莺哺儿。闲行春尽时。
-
【万里春】 (清真集不载)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
【西平乐】 (小石)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馀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欹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
-
【渔家傲】 (般涉)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
【诉衷情】 (商调)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
【丑奴儿】 (大石 梅花)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馀妍与寿阳。
-
【少年游】 (黄钟 楼月)
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
【意难忘】 (中吕 美咏)
衣染莺黄。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檐露滴,竹风凉。拚剧饮淋浪。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些个事,恼人肠。试说与何妨。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
【凤来朝】 (越调 佳人)
逗晓看娇面。小窗深、弄明未遍。爱残朱宿粉云鬟乱。最好是、帐中见。说梦双蛾微敛。锦衾温、酒香未断。待起难舍拚。任日炙、画栏暖。
-
【看花回】 (越调)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眼、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似指笑频,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揾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