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作品
-
《水经注》 卷二十二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曰:颍水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阳城县阳乾山,今颍水有三源奇发,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春秋》颍考叔为其封人。其水东北流。中水导源少室通阜,东南流,径负黍亭东。《春秋》定公六年,郑伐冯、滑、负黍者也。冯敬通《显志赋》曰:求善卷之所在,遇许由于负黍。京相璠曰:负黍在颍川阳城县西南二十七里。世谓之黄城也。亦或谓是水为本,东与右水合。左水出少室南溪,东合颍水,故作者互举二山,…
-
《水经注》 卷二十三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渠,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径卷县故城南,又东径蒙城北。《史记》秦庄襄王元年,蒙骛击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疑即骛所筑也,干事未洋。故渎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京相璠以为出河之济,又非所究。俱东绝济隧,右渎东南径阳武城北,东南绝长城,径安亭北,又东北会左渎。左渎又东绝长城,径垣雍城南。昔晋文公战胜于楚,周襄王劳之于此。故《春秋》书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吕氏春秋》曰,尊天子于衡雍者也。《郡国志》曰:卷县有垣雍城,即《史记》所记韩献秦垣雍是也。又东径开光亭南,又东…
-
《水经注》 卷二十四
睢水出梁郡鄢县,睢水出陈留县西蒗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受陈留浚仪狼汤水也,《经》言出鄢,非矣。又东径高阳故亭北。俗谓之陈留北城,非也。苏林曰:高阳者,陈留北县也。按在留故乡聚名也。有《汉广野君庙碑》。延熹六年十二月,雍丘令董生,仰余徽于千载,遵茂美于绝代,命县人长照为文,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辍洗分餐,咨谋帝猷,陈郑有啄鹿之功,海岱无牧野之战,大康华夏,绥静黎物,生民以来,功盛莫崇,今故字无闻,而单碑介立矣。《陈留风俗传》曰:郦氏居于高阳,沛公攻陈留县,郦食其有功,封高阳侯。有郦峻,字…
-
《水经注》 卷三十四
又东出江关,入南郡界。 江水自关,东径弱关、捍关。捍关,廪君浮夷水所置也。弱关在建平、秭归界。昔巴、楚数相攻伐,藉险置关,以相防捍,秦兼天下,置立南郡,自巫东上皆其域也。 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江水又东,乌飞水注之。水出天门郡溇中县界,北流径建平郡沙渠县南,又北流径巫县南,西北历山道三百六十里,注于江,谓之乌飞口。江水又东径巫县故城南,县故楚之巫郡也。秦省郡立县,以隶南郡。吴孙休分为建平郡,治巫城。城缘山为塘,周十二里一百一十步,东西北三面皆带傍深谷,南临大江,故夔国也。江水又东,…
-
《水经注》 卷二十五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又云:出卞县北。《经》言北山,皆为非矣。《山海经》曰:泗水出鲁东北。余昔因公事,沿历徐沇,路径洙、泗,因令寻其源流。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杜预曰:鲁国卞县东南有桃墟。世谓之曰陶墟,舜所陶处也,井曰舜井,皆为非也。墟有漏泽,方十五里,渌水澂渟,三丈如减。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盖有陶墟、舜井之言,因复有妫亭之名矣。阜侧有三石穴,广圆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则数夕之中,倾陂竭泽矣。左右…
-
《水经注》 卷三十三
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东南过其县北。岷山即渎山也,水曰渎水矣。又谓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导也。《益州记》曰:大江泉源,即今所闻,始发羊膊岭下,缘崖散漫,小水百数,殆未滥觞矣。东南下百余里,至白马岭,而历天彭阙,亦谓之为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见氐道县有天彭山,两山相对,其形如阙,谓之天彭门,亦曰天彭阙。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汉元延中,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扬雄《反离骚》云: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骚》也。江永自天彭阙东径汶关,而历氐道县北。汉武帝元…
-
《水经注》 卷三十七
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吕忱曰:淹水,一曰复水也。 东南至青蛉县。 县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马、碧鸡,光景倏忽,民多见之。汉宣帝遣谏大夫王褒祭之,欲至其鸡、马,褒道病而卒,是不果焉。王褒《碧鸡颂》曰:敬移金精神马,缥缥碧鸡。故左太冲《蜀都赋》曰:金马骋光而绝影,碧鸡倏忽而耀仪。又东过姑复县南,东入于若水。 淹水径县之临池泽,而东北径云南县西,东北注若水也。益州叶榆河,出其县北界,屈从县东北流,县故滇池叱榆之国也,汉武帝元封二年,使唐蒙开之,以为益州郡。郡有叶榆县,县西北八十里,有吊鸟山,众鸟千百为群…
-
《水经注》 卷三十九
洭水出桂阳县卢聚,水出桂阳县西北上驿山卢溪,为卢溪水,东南流径桂阳县故城,谓之洭水。《地理志》曰:洭水出桂阳,南至四会是也。洭水又东南流,峤水注之,水出都峤之溪,溪水下流,历峡南出,是峡谓之贞女峡。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状如女子,故名贞女峡。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于此,遇风雨昼晦,忽化为石。斯诚巨异,难以闻信。但启生石中,挚呱空桑,抑斯类矣。物之变化,宁以理求乎?溪水又合洭水。洭水又东南入阳山县,右合涟口,水源出县西北百一十里石塘村,东南流,水侧有豫章木,本径可二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