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明季北略》 卷二·赵率教守锦州
七年五月十一日辰时,大兵十余万骑至锦州城外,四面扎营,分兵两路,轮番交攻西北二面。总督赵率教同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力督各营将领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死者甚众。见天坠大星如斗。其落地时如天崩之状,众惊恐终夜。大兵至五鼓撤兵,锦州围解。东行至小凌河扎营。留精兵殿后。是役也,大战三次。大胜三捷。小战二十五日,无日不战。后赵率教败没于遵化。
-
《明季北略》 卷二·附魏大中
大中,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万历丙辰进士,吏科给事中。家贫如洗,相臣魏广微欲认为兄,大中不许,遂忤。及大中被逮,北门登舟,子大哭。公曰:不须哭。自古云:死生有命,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亦是分内事。哭亦枉然。竟开舟去。子学洢闻死孝语,遂欲从公北去。改姓而行。七月七夕,公到京,即下镇抚狱。次日,提杨涟、左光斗六君子等各打四十棍,拶敲一百,夹扛五十,狱成追赃。七月十三比起,杨涟须俱白。五日两限,御史张讷请…
-
《明季北略》 卷二·左光斗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熹宗初,郑贵妃、李选侍皆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既而移一号殿,公迁大理丞,晋少卿;逾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借势于魏忠贤,附进百官图,某宜先驱,某宜后击,某宜正射,某宜借攻,布置已定,时公已草忠贤、广微三十二斩罪欲上,竟为家奴福生泄露,矫旨削夺,公…
-
《明季北略》 卷二·周宗建
周宗建,字来玉,号季侯,吴江人。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初授武康知县,升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及公入台即劾客氏。客睨魏而叹,旁有闻者。拍手舞,谓生富贵乃在此,谋中之传旨杖八十。壬戌秋,京师久旱,圣上祈祷,忽而雨继以雹,人以圣德格天称贺。公独谓雨后大雹,殊属灾异,因疏魏忠贤目不识一丁,岂复谙其大义等语。忠贤大恨,于文华殿詈骂,摘一丁不识两语嚣诟。声达御听。初拟杖,叶向高婉解之。三拟杖,而三免。最后与…
-
《明季北略》 卷二·客、魏毒害诸妃
光宗选侍赵氏,与客、魏不协。矫旨赐死。裕妃张氏方娠,膺册封礼,客氏谮于上,绝饮食,闭禳道中饥死。成妃李氏诞二公子而殇。先是,冯贵人劝上罢内操,客、魏恶之,矫旨赐死,成妃从容为上言之,乃革封绝饮食。成妃鉴裕妃饥死,密储饮食壁间,数日得不死。客、魏怒稍解,斥为宫人。皇后张氏素精明,客、魏惮之,后方娠,客氏密布心腹,宫人奉御无状殒焉。又于上郊天之期,掩杀胡贵人,以暴疾闻。
-
《明季北略》 卷二·传国玺出
天启四年甲子九月初四日辰时,彰德府临漳县乡民邢一泰,经本县务本庄东磁州八里漳河西畔,耕地忽风火起,旋转半晌,随见河崖滩塌,声震如雷。祥光围绕,直腾而上。一泰就而视之,闪出黄白色物一块,大如斗,视有篆文,不能辨识,随报本邑生员王思桓、王灿同视,粹为至宝不敢隐匿,呈知县何可及当堂净拭,见其晶洁异常,光灿陆离,龙纽斗形,方各四寸厚三寸,重一百一十余两,其篆文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览读骇异。即设香案…
-
《明季北略》 卷二·大清朝改元
大清朝改元天聪元年,即天启七年也,凡在十年,至崇祯九年丙子止。
-
《明季北略》 卷三·客氏出宫
九月时圣衷渊穆,外廷观望,魏忠贤内不自安,因乞辞位,上不许。但命奉圣夫人客氏出外宅,初魏忠贤肆恶,如危中宫,害裕妃、成妃,用王体干,杀王安等,皆客氏成之也。客氏在宫中乘小轿,内官负之,俨然自视为熹庙八母之一。诞日,熹庙必临幸,升座劝饮,赏赉无算。往私宅,内侍王朝忠等数十人,着红前驱,乘舆至干清宫,亦不下。呼殿侍从之盛,不减圣驾。夜出灯炬簇拥,有如白昼。衣服鲜华,俨若神仙,到私宅升厅事,自管事至近…
-
《明季北略》 卷四·思宗烈皇帝
卷四崇祯元年戊辰思宗烈皇帝思宗,光宗之子,熹宗之弟也。丁卯八月即位,戊辰,改元崇祯。自太祖戊申建元洪武,迄今戊辰,共二百六十载。帝在位十七年,甲申之变,以身殉国,宏光朝礼部尚书顾锡畴议谥庙号思宗烈皇帝,周皇后为孝节皇后。忻城伯赵之龙言思非美字。乙酉二月,礼臣管绍宁请改谥毅宗烈皇帝。大清朝摄政王入燕,命明之词臣中允李明睿议谥号。明睿谥帝为怀宗端皇帝,周皇后为烈皇后。故大清纪则称怀宗,从时宪也。而草…
-
《明季北略》 卷五·刘懋请裁驿递
卷五崇祯二年己巳刘懋请裁驿递(懋,兵科左给事)初上即位,励精图治,轸恤民艰,忧国用不足,务在节省。给事中刘懋上疏,请裁驿递,可岁省金钱数十余万。上喜,着为令,有滥予者,罪不赦。部科监司,多以此获遣去。天下惴惴奉法。顾秦、晋士瘠,无田可耕,其民饶膂力,贫无赖者,藉水陆舟车奔走自给,至是遂无所得食,未几,秦中叠饥,斗米千钱,民不聊生,草根树皮,剥削殆尽。上命御史吴牲赉银十万两往赈,然不能救。又失驿站…
-
《明季北略》 卷五·倪元璐疏三案
元璐,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侍读学士。时阁臣魏广微媚魏忠贤,欲掩释杨琏二十四大罪疏,纂三朝要典,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成书。元璐疏:公议自存,私书当毁。上之。四月疏曰:臣观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哄于清流,而三朝要典,成于逆竖。其议不可不兼行,而其书不可不速毁。何也。盖主梃击者,力护东宫;争梃击者,计安神祖。主红丸者,仗义之言;争红丸者,原心之论。主移宫者,弭变于几先;争移…
-
《明季北略》 卷五·吴焕奏秦寇
是年四月,陕西巡按御史吴焕上言,秦寇惨掠,古所罕有。抚臣胡延宴,狃于积弛,束手无策,则举而委之边兵;延绥抚臣岳和声,讳言边兵为盗,又委之内地,则西安、延安诸邑之被盗,皆两抚推诿隐讳,实酿之也。
-
《明季北略》 卷五·商敬石善射
大清裨将引六百骑往屿山,至河西忽十二骑突至,欲擒之,十二骑善射,裨将三人,皆中目而死。诸军悉前,应弦而倒,殪者甚众。大兵悉去刀发矢,十二人俱以手接,无一伤者。兵退,十二人追射,死者三百余人,矢尽乃止。盖十二人乃响马贼,商敬石为首。闻大兵入,约其党欲建功,至此忽遇耳,遂至通州镇守。营报功,守将申兵部,兵部悉隶之于麾下。时,大兵大队将至河西、天津等处,闻通州十二骑杀兵四百乃不往。
-
《明季北略》 卷五·左应选固守昌黎、何大纲战胜
大清兵至昌黎,将抵城下,时邑令左应选,初莅任,胆略过人,闻报,登城周望,谕百姓勿自恐。数日当退。即闭城,治火药,兵至列药于城,俟攻时始发,是药止及,百步外,亦不纳炮中,临敌燃火散下,须臾如火星飞坠,兵众俱伤,乃退。大兵至漷县。何大纲、张洪诗,率万骑赴救,斩一将,马世龙率骁勇五百人会之,夺车辆而还。
-
《明季北略》 卷五·志异
是岁江阴城鸣,时吴鼎泰为令;及顺治二年乙酉,江阴被屠,距己巳凡十有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