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作品
-
《开元释教录》 卷四
总括群经录上之四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后秦)起姚苌(谥为昭武皇帝)白雀元年甲申。至姚泓(无谥)永和三年丁巳。凡经三主三十四年沙门五人。所出经律论等。总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于中六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见在二十八部九十六卷阙本准大智度论后记云弘始三年岁在辛丑王道圭云庚子一本亦云岁在辛丑房及甄鸾更差一载今依后记为正次第排之)(姚秦)沙门竺佛念(一十二部七十四卷经律集)沙门鸠摩罗什(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经律…
-
《开元释教录》 卷四
别录中有译无本录第二之一有译无本者。谓三藏教文及圣贤集传。名存本阙之类也。自圣教东移殆乎千祀。质文亟改钟鼎屡迁。重以周武陵夷缁徒丧灭。致使法灯藏耀慧日韬光。三藏要文多从散缺。或东都近译未达西京。或创出本稀。寻求匪获讵闻精奥。空阅名题引领既劳抚膺奚及。今者讨求诸录备载遗亡。冀望名贤共垂询访合大小乘经律论及圣贤集传阙本者总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大乘经阙本。四百八部。八百一卷。大乘律阙本。二…
-
《开元释教录》 卷二
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要历然可观也。但以法门幽邃化网恢弘。前后翻传年移代谢。屡经散灭卷轴参差。复有异人时增伪妄。致令混杂难究踪由。是以先德儒贤制斯条录。今其存者殆六七家。然犹未极根源尚多疏阙。以庸浅久事披寻。参练异同指陈臧否。成兹部帙。庶免乖违。幸诸哲人俯共详览。稽首善逝牟尼尊无上丈夫调御士亦礼三乘净妙法并及八辈…
-
《开元释教录》 卷五
总括群经录上之五宋刘氏都建业。自武帝永初元年庚申。至顺帝升明三年己未。凡八主六十年。缁素共有二十二人。所出经律论等并杂集失译诸经。总四百六十五部七百一十七卷(于中九十三部二百四十三卷见在三百七十二部四百七十四卷阙本)宋沙门佛陀什(三部三十二卷律戒羯磨)沙门^8□良耶舍(二部二卷经)沙门昙摩蜜多(一十二部一十七卷经)沙门释智严(一十部三十一卷经)沙门释宝云(四部一十七卷经集)沙门伊叶波罗(一部一十…
-
《开元释教录》 卷六
总括群经录上之六齐萧氏都建业(亦云南齐)自高帝建元元年己未至和帝中兴二年壬午。凡经七主二十四年。沙门七人。所译经律总一十二部三十三卷(于中七部二十八卷见在五部五卷阙本)(萧齐)沙门昙摩伽陀耶舍(一部一卷经)沙门摩诃乘(二部二卷经律)沙门僧伽跋陀罗(一部一十八卷律)沙门达摩摩提(二部二卷经)沙门求那毗地(三部六卷经集)沙门释昙景(二部二卷经)沙门释法化(一部一卷经)无量义经一卷(第二出见僧佑录)右…
-
《开元释教录》 卷八
总括群经录上之八大唐李氏都长安。自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元年岁次戊寅。至开元神武皇帝开元十八年庚午之岁。兼天后代凡经一百一十三载。传译缁素已有三十七人。所出经律论及传录等。总三百一部二千一百七十卷(于中二百八十一部二千一百四十三卷见在一十部二十七卷访本未获)(大唐)沙门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三部三十八卷经论沙门释法琳一部一十卷集论沙门释玄奘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经律论记传)沙门释道宣八部(八十一卷谱录传…
-
《开元释教录》 卷一
别分乘藏录下就别录中更分为七有译有本录第一(一千一百二十四部五千四十八卷)有译无本录第二(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支泒别行录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删略繁重录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补阙拾遗录第五(三百六部一千一百一十一卷)疑惑再详录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伪妄乱真录第七(三百九十二部一千五十五卷)有译有本录第一之一。此有本录中复有三录。菩萨三藏录第一(六百八十六部二千七百四…
-
《开元释教录》 卷五
别录中有译无本录之二小乘经重译阙本。一百二十五部。二百六十五卷。中阿鋡经五十九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增壹阿鋡经五十卷(房云四十卷佑云三十三卷或为二十四卷)符秦天竺三藏昙摩难提译(第一译)右一经前后两译。一本在藏一本阙。鸠摩迦叶经一卷(一名童迦叶解难经)僧佑录中失译经(法经录云出中含第十六卷异译本)僮迦叶解难经一卷(亦名童迦叶经佑云出长阿含)乞伏秦沙门圣坚…
-
《开元释教录》 卷八
别录中疑惑再详录第六(一十四部一十九卷)疑惑录者。自梵经东阐年将七百。教有兴废时复迁移。先后翻传卷将万计。部帙既广寻阅难周。定录之人随闻便上。而不细寻宗旨理或疑焉。今恐真伪交参是非相涉。故为别录以示将来。庶明达高人重为详定。毗罗三昧经二卷。决定罪福经一卷。慧定普遍国土神通菩萨经一卷(余亲见其本全非圣言)救护身命济人病苦厄经一卷(与救疾经文势相似一真一为将为未可)最妙胜定经一卷(与最妙初教经文势相…
-
《开元释教录》 卷一
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要历然可观也。但以法门幽邃化网恢弘。前后翻传年移代谢。屡经散灭卷轴参差。复有异人时增伪妄。致令混杂难究踪由。是以先德儒贤制斯条录。今其存者殆六七家。然犹未极根源尚多疏阙。以庸浅久事披寻。参练异同指陈臧否。成兹部帙。庶免乖违。幸诸哲人俯共详览。稽首善逝牟尼尊无上丈夫调御士亦礼三乘净妙法并及八辈…
-
《开元释教录》 卷三
从元帝建武元年丁丑。至恭帝元熙二年庚申。凡一十一帝一百四年。缁素十六人。所译经律论并新旧集失译诸经。总一百六十八部四百六十八卷(八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见在八十三部一百三十二卷阙本)(东晋)沙门帛尸梨蜜多罗(三部一十四卷经)沙门支道根(二部七卷经)沙门竺昙无兰(六十一部六十三卷经戒集)沙门瞿昙僧伽提婆(五部一百一十八卷经论教授法)沙门迦留陀伽(一部一卷贤圣集)沙门康道和(一部三卷经)沙门佛陀跋陀罗(…
-
《开元释教录》 卷七
总括群经录上之七周宇文氏都长安。从闵帝元年丁丑(依古无号直称元年)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沙门四人。所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于中六部一十一卷见在八部一十八卷阙本)周沙门攘那跋陀罗(一部一卷论)沙门阇那耶舍(六部一十五卷经)沙门耶舍崛多(三部八卷经论)沙门阇那崛多(四部五卷经)五明论合一卷(一声论二医方论三工巧论四□术论五符印论见长房录)右一部一卷本阙沙门攘那跋陀罗。周云智贤。波头…
-
《开元释教录》 卷九
总括群经录上之九(大唐传译之余)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一卷(一名八曼荼罗经龙朔三年于慈恩寺译见大周录)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一卷(龙朔三年于慈恩寺译见大周录)阿咤那智经一卷(龙朔三年于慈恩寺译见续高僧传)右三部三卷(前二部二卷见在后一部一卷本阙)沙门那提。唐曰福生。具依梵言则云布如乌伐耶。以言烦多故此但讹略而云那提也。本中印度人。少出家名师开悟。志气雄远弘道为怀。历游诸国务在开物。而善达声明通诸诂…
-
《开元释教录》 卷十
总括群经录上之十叙列古今诸家目录古经录一卷右寻诸旧录。多称为古录。似是秦始皇时释利防等所赍经录。旧经录一卷右似是前汉刘向校书天阁。往见有佛经即谓古藏经录。谓孔壁所藏。或秦正焚书。人中所藏者。汉时佛经目录一卷右似是明帝时迦叶摩腾创译四十二章经因即撰录。朱士行汉录一卷右曹魏时颖川沙门朱士行。于洛阳讲道行经因着其录。后往西域求经。于彼而卒。众经录一卷右西晋武帝代。长安青门外大寺西域沙门竺法护翻译众经…
-
《开元释教录》 卷六
别录中支派别行经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支派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类是也。夫法门浩广罕究津涯。典籍纷纶靡穷边际。故有随宜化诱应物施缘。多于大部之中随时略用。披寻者莫知所出。玩习者将义不终。今统集多端会归当部。仍删夷旧录增减有无。具载名题备详差互。庶使将来学者览派知源。或恐未周用希来哲。大乘别生经二百九部三百二十八卷。大般若第二会经七十八卷(时俗题云新译大品放光般若新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