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品
诗文作品
-
《明史》 列传·卷十一
张廷玉 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陈友谅,沔阳渔家子也。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徐寿辉兵起,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文俊为簿掾。寿辉,罗田人,又名真一,业贩布。元末盗起,袁州僧彭莹玉以妖术与麻城邹普胜聚众为乱,用红巾为号,奇寿辉状貌,遂推为主。至正十一年九月陷蕲水及黄州路,败元威顺王宽彻不花。遂即蕲水为都,称皇帝,国号天…
-
《明史》 列传·卷十三
张廷玉 等徐达常遇春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亦执太祖,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从破擒元将陈野先,别将兵取溧阳、溧水,从下集庆。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
-
《明史》 列传·卷十七
张廷玉 等冯胜(兄国用)傅友德廖永忠(赵庸)杨璟胡美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最后名胜。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悦,俾居幕府,从克滁、和,战三叉河、板门寨、鸡笼山…
-
《明史》 列传·卷十八
张廷玉 等吴良康茂才丁德兴耿炳文郭英华云龙韩政仇成张龙吴复周武胡海张赫华高张铨何真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雄伟刚直。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祯别有传。良从取滁、和,战采石,克太平,下溧水、溧阳,定集庆,功多。又从徐达克镇江,下常州,进镇抚,守丹阳。与赵继祖等取江阴。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
-
《明史》 列传·卷十九
张廷玉 等顾时吴祯薛显郭兴陈德王志梅思祖金朝兴唐胜宗陆仲亨费聚陆聚郑遇春黄彬叶升顾时,字时举,濠人。倜傥好奇略。从太祖渡江,积功由百夫长授元帅。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擢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据濠州,时从平章韩政讨降之。攻张士诚升山水寨,引小舫绕敌舟,舟中多俯视而笑。时乘其懈,帅壮士数人,大呼跃入舟。众大乱,余舟竞进。五太子来援,薛显又败之,五太子等降。遂从大将军平吴,旋师取山东。洪武元年,拜大都督府副使…
-
《明史》 列传·卷二十
张廷玉 等朱亮祖周德兴王弼蓝玉(曹震张翼张温陈桓朱寿曹兴谢成李新)朱亮祖,六安人。元授义兵元帅。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以见。问曰:“尔将何如?”对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太祖壮而释之。累功授枢密院判。从下南昌、九江…
-
《明史》 列传·卷二十八
张廷玉 等魏观陶垕仲(王佑)刘仕貆(王溥徐均)王宗显(王兴宗吕文燧王兴福苏恭让赵庭兰)王观(杨卓罗性)道同(欧阳铭)卢熙(兄熊王士弘倪孟贤郎敏)青文胜魏观,字杞山,蒲圻人。元季隐居蒲山。太祖下武昌,聘授国子助教,再迁浙江按察司佥事。吴元年,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奉命偕吴琳以币帛求遗贤于四方。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说书及授诸王经。未几,又命偕文原吉、詹同、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遗才,所举多擢…
-
《明史》 列传·卷三十三
张廷玉 等姚广孝张玉(子輗軏从子信)朱能邱福(李远王忠王聪火真)谭渊王真陈亨(子懋徐理房宽刘才)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不受官,赐僧服还。经北固山,赋诗怀古。其侪宗泐曰:“此岂释子语耶?”道衍笑不答。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
-
《明史》 列传·卷三十五
张廷玉 等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胡俨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乱,守义死。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欲官之,辞去。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缙即日上封事万言,略曰:臣闻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
-
《明史》 列传·卷三十七
张廷玉 等蹇义夏原吉(俞士吉李文郁邹师颜)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是时齐泰、黄子澄当国,外兴大师,内改制度,义无所建明。国子博士王绅遗书责之,义不能答。燕师入,迎附,迁左侍郎。数月…
-
《明史》 列传·卷四十三
张廷玉 等宋晟薛禄(郭义金玉)刘荣朱荣费瓛谭广陈怀(马亮)蒋贵(孙琬)任礼赵安赵辅刘聚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朝用,兄国兴,并从渡江,皆积功至元帅。攻集庆,国兴战殁,晟嗣其职。既而朝用请老,晟方从邓愈克徽州,召还,袭父官。累进都指挥同知,历镇江西、大同、陕西。洪武十二年坐法降凉州卫指挥使。十七年五月讨西番叛酋,至亦集乃路,擒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吴把都剌赤等,俘获万八千人,送酋长京师,简其精锐千人补卒…
-
《明史》 列传·卷四十四
张廷玉 等吴允诚(子克忠孙瑾)薛斌(子绶弟贵李贤)吴成(滕定金顺)金忠(蒋信)李英(从子文)毛胜焦礼毛忠(孙锐)和勇罗秉忠吴允诚,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官至平章。永乐三年,与其党伦都儿灰率妻子及部落五千、马驼万六千,因宋晟来归。帝以蒙古人多同名,当赐姓别之。尚书刘俊请如洪武故事,编为勘合。允诚得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伦都儿灰亦赐姓名柴秉诚,授后军都督佥事。余授官赐冠带,给畜产钞币有差…
-
《明史》 列传·卷四十六
张廷玉 等黄宗载顾佐(邵玘陈勉贾谅严升)段民(吾绅)章敞(徐琦刘戩)吴讷(朱与言)魏骥鲁穆耿九畴轩輗(陈复)黄孔昭黄宗载,一名垕,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奉使四方,未尝受馈遗,累迁司正。永乐初,以荐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武陵多戎籍,民家虑与为婚姻徭赋将累己。男女至年四十尚不婚。宗载以理谕之,皆解悟,一时婚…
-
《明史》 列传·卷四十七
张廷玉 等熊概(叶春)陈镒李仪(丁璿)陈泰李棠(曾翚)贾铨王宇崔恭刘孜(宋杰邢宥)李侃(雷复李纲)原杰彭谊牟俸夏壎(子鍭)高明杨继宗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
-
《明史》 列传·卷五十
张廷玉 等尹昌隆耿通(陈谔)戴纶(林长懋)陈祚(郭循)刘球(子钺釪)陈鉴(何观)钟同(孟玘杨集)章纶(子玄应)廖庄倪敬(盛灊等)杨瑄(子源盛颙等)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中进士及第。授修撰,改监察御史。惠帝初即位,视朝晏。昌隆疏谏曰:“高皇帝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故能庶绩咸熙,天下乂安。陛下嗣守大业,宜追绳祖武,兢兢业业,忧勤万几。今乃即于晏安,日上数刻,犹未临朝。群臣宿卫,疲于伺候,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