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作品
-
《后西游记》 第二十七回 唐长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骗
诗曰: 秦州牛吃草,益州马腹胀; 天下觅医人,炙猪左臀上。 续曰: 哑人偏会说,聋人偏会听; 何况不聋哑,几时得清净? 又曰: 农夫独耕田,天下人吃饭。 民力久已忘,帝力又何憾! 唐长老与小行者、猪一戒、沙弥四人,归并了一心,遂扫除去十恶,一时功业几同于上天之无臭,大家欢欢喜喜,依旧西行。一路上检点程途,早已行过了一半,十分得意,便不觉有餐风宿水之劳。又行了月余,忽望见一座城池。唐长老道:“前面城池高大,想是帝王都会,比不得山野之处,进去须要小心谨慎,先问明他的国名、禁约,好去倒换关文。”大家……
-
《后西游记》 第二十五回 莽和尚受风流罪过 俏佳人弄花月机关
诗曰: 慢言才与色知音,还是情痴道不深, 清酒止能迷醉汉,黄金也只动贪心, 尘埃野马休持我,古庙香炉谁诲淫? 不信请从空里看,不沾不染到而今。 话说唐长老,亏小行者请了魁星来,拿去文笔,得脱魔压之苦,又复西行。一路上春风吹马,晓月随人,历尽艰辛。忽一日,行到一个半山半水之处:山不甚高,却滟滟如笑;水不甚深,却溶溶生波。又间着疏疏的树木,又遇着温和的天气,又行的是坦坦的程途。师徒们甚是欢喜,放马前行。又行了数里,忽有一阵风来,吹得满鼻馨香。唐长老在马上问道: “怎这阵风这等馨香?”小行者道:“我……
-
《后西游记》 第三十一回 扫清六贼 杀尽三尸
词曰: 试问谁扶性命?全凭气血相调。明中剥削暗中销,皮骨如何得老。 况助腐肠之药,又加伐性之刀。慢言大数莫能逃,多是自家送了。 右调〔西江月〕 话说唐长老,蒙造化小儿解放西行,十分感激,小行者一路上细说赌赛跳圈遇着老君指点之事,大家欢喜不尽,不觉又行了数千程途。一日,忽行到一处,因天寒日短,赶不到大乡大村,只望见野中有三、四家草舍人家,师徒们没法,只得赶到人家去借宿。此时,天色昏黑,刚走到门前,小行者正待敲门,忽听得里面哭声甚哀,忙停住了手。欲待不敲,却又天晚了,没别处借宿,只得轻轻的敲了两下……
-
《后西游记》 第三十九回 到灵山有无见佛 得真解来去随心
诗曰: 清升浊降自高低,岂可容人截补齐, 善恶有谁能假借,死生无处讨便宜, 看明佛地原无佛,行尽西天更有西; 多少参求称大慧,此中尚有一尘迷。 却说唐半偈师徒四众,历过了地水火风,便觉胸中豁然,满前佳境,坦平大路,一霎时猿熟狮驯,缓缓的转过林子要寻宿处。不觉的路旁闪出一个草庵儿来,大家看见,不胜欢喜。忙忙赶到近前,正打帐进去,只见莲化西乡的那个笑和尚忽从里面走将出来,手里拿着毗卢帽子笑嘻嘻的说道:“你来了么?光着头怎见如来!一个帽子送你。”唐半偈看见,不胜惊喜,慌忙滚鞍下马,接了帽子戴在头上,……
-
《后西游记》 第十一回 后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
诗曰: 皮毛只合辨雌雄,真性真修隐在中, 美玉噗开疑怪石,瑶琴景下认焦桐。 有星拱处皆朝北,无水流来不向东; 莫道奇奇还怪怪,从来异异见同同。 话说唐半偈与小行者,棒喝了野狐禅,一路清清净净望西而行。点石又选了一、二十个猛勇僧人赶来护送,就要求他除佛化寺的妖怪,行了三、四日方到得五行余气山脚下。众僧指点道:“转过山嘴,一直上去二、三里,便望得见佛化寺了。”小行者恐怕妖怪惊了师父,就叫众僧在山脚下寻个农户人家,请唐半偈下了马,说道:“师父请在此少坐片时,待我上山去看看是个什么妖怪?好歹结果了他,……
-
《后西游记》 第三十三回 冷雪方能洗欲火 情丝系不住心猿
诗曰: 天生万物物生情,慧慧痴痴各自成, 一念妄来谁惜死?两家过处只闻名, 迷中老蚌还贪合,定后灵猿扰不惊; 铁棒玉钳参得破,西天东土任横行。 话说孙小行者,被不老婆婆拦住在大剥山前,定要与他使棒耍子。小行者道:“要耍棒你须拚得三死。”不老婆婆问他是哪三死?小行者道:“第一是我这条金箍铁棒乃大禹王定海神珍铁,重十万八千斤,打将下来比泰山还重,我看你那玉火钳,虽说是女娲氏遗下的神物,在当时止不过为炉灶中烧火之用,脆薄薄两片,怎架得起我的铁棒?多分要一棒打死你,挤得拚不得?”不老婆婆笑道:“我这玉……
-
《后西游记》 第十二回 一戒认亲 钉耙归主
诗曰: 一心归后万缘随,气合岂容形暂离, 西虎既于金有约,东龙漫道木无期。 苦寻踪迹常常误,只论因缘每每奇, 莫怪老僧饶谎舌,荒唐妙理胜圆夷。 话说五行余气山的山神、土地,因小行者与猪一戒要寻见净坛使者,只得指引说道:“此去西北,只有十里就是哈泌国,今夜哈泌国王在无量寺大修佛事,净坛使者定在那里。小圣与小天蓬要见,只消那里去寻。”小行者听了大喜道:“既在那里,你二神回避吧。”山神、土地退去。小行者遂同猪一戒向西北而来。不多时,望见一座城池,知是哈泌国,因按落云头,找到无量寺,果然有许多和尚在那……
-
《后西游记》 第三十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脱套
诗曰: 慢道天操人事权,人心谁肯便安然, 卑田乞食还谋禄,鬼?登名尚望仙, 不到乌江夸盖世,未思黄犬肆熏天; 虽然都是贪嗔妄,又道心坚石也穿。 话说小行者与沙弥,寻到造化山要救师父,听那山神说出造化小儿许多利害,又说无门。小行者不信,喝退山神,心中想道:“他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与他无一毫相干,他怎将我师父、师弟藏在山中,便是他自开祸门了,我去寻他,却怪我不得了。”遂提着金箍铁棒,同沙弥满山寻门。寻不着门,遇见大石拦路,便乒乓一棒打得粉碎。东打一块,西打一块,直打得石火如寒星,满山乱迸;石……
-
《后西游记》 第二十回 黑风吹鬼国 狭路遇冤家
诗曰: 莫认身心都是空,空中原有去来踪, 气如蛇怒生炎火,盱作龙飞起黑风, 一念稍邪沦鬼城,寸心才正入天宫; 要知仙佛真消息,不在乾坤在此中。 又云: 天无边际地无涯,南北东西道路赊, 过去只如萍泛海,再来何异浪淘沙。 谁知缘孽疏难漏,岂料循环定不差, 多少大恩都莫报,偏于狭路遇冤家。 话说唐半偈师徒四众,亏观音菩萨甘露慈悲解厄,脱离火坑,依旧往西而行。大家在路上称羡一回大仙的法力,又赞叹一回菩萨的慈悲,又不觉行了几个月程途。此时,正值残冬,天气甚短,师徒们行了数十里,忽然阴晦辨不出早晚。唐长……
-
《后西游记》 第三回 力降龙虎 道伏鬼神
词曰: 试看洋洋为盛,须知木旺金强。惊天动地播馨香,终是粗疏伎俩。 一点慧登无上,两间气塞洪荒。主人白日吐灵光,不怕火灯不让。 右调〔西江月〕 话说小石猴,在无漏洞中得了自心中的真师传授,便一时卖弄神通,跳出洞外,要试试金箍铁棒。此时恰好天明,红日初升。他走到铁棒跟前,将两袖卷起,口里祝诵道:“老大圣有灵有圣,助你子孙一臂之力,好与你重展花果山威风,再整水帘洞事业。”说罢,用双手将铁棒一举,真个作怪,那条铁棒早已轻轻随手而起,喜得个小石猴心花都开了,便暗依着心传的用法,左五右六,丢开架子,施逞……
-
《后西游记》 第三十二回 小行者金箍棒闻名 猪一戒玉火钳被夹
词曰: 海大何尝自满,天高从不多言。檐铃角铎闹喧喧,只是此中褊浅。 慢说筋能成棒,安知肉可为钳?阖开二字岂徒然,敢请世人着眼。 右调〔西江月〕 话说唐半偈与小行者,扫除六贼,杀尽三尸,救了刘家一门性命,绝了皮囊山一境祸根,欢欢喜喜又复西行。行了月余,并无阻滞。唐半偈更加欢喜道:“这此时一路来甚觉太平,想是渐渐与西天相近了。”小行者笑道:“西天近是近了,路上太平不太平,却与西天有甚相干?”唐半偈道:“西天佛地,佛法清净,故道路太平。怎不相干?”小行者道:“若依师父这等说,要成佛清净,只须搬在西天……
-
《后西游记》 第四回 乱出万缘 定于一本
诗曰: 耳目能昭动,心思不耐闲。 收来无半点,放出有千般, 犯拙因伤巧,伏辜为恃蛮, 顺帆常遇逆,直道每多弯, 但见风吹火,安能水变山, 两宗成一室,门户不须开。 话说孙小圣,在阴司中讲究生死善恶之理,折服倒十王,然后一个筋斗云复打回花果山来。通臂仙率领众猿猴迎着,问道:“大王回来了。我看尊颜欣欣然有色,莫非阴司中将生死善恶之理讲究得通透了么?”孙小圣道:“‘通透’二字甚是难言,但一团活泼泼的道路,凭我横说竖说,遂将十殿阎君都辩驳倒了。”通臂仙道:“这等看来,大王之学,竟是生知了?”孙小圣笑道……
-
《后西游记》 第八回 大颠僧承恩求解 唐祖师传咒收心
诗曰: 雾雾云云烟复烟,谁知头上有青天, 忽然一阵香风送,毕照须眉日月前。 又曰: 尺绳入鼻好牵牛,曳得鳌来是钓钩。 度世有仁仁有术,金刚见佛自低头。 话说唐宪宗皇帝同满朝文武,亲看见唐三藏与孙悟空现出佛身,亲分付求解,想后冉冉腾空而去,不胜惊喜,始悔从前好佛之误,就打点要出榜招求真解之人。 却说生有法师被打,正惊惧昏聩,忽侍者报:“唐三藏已驾云去了。”方回转来,自觉没趣,只得定定神又入朝奏道:“遣人求解,自是善缘;然奉旨讲经,实非邪道。臣庑中洪福寺讲坛既已亲承佛旨,不敢开讲矣。但天下及长安城……
-
《后西游记》 第二十八回 凿通二气无寒暑 陷入阴阳有死生
诗曰: 闲从万化想天工,玄奥深微不可穷, 顽石无端能出火,虚空何事忽生风, 大奇日月来还去,最妙冬春始复终, 谁赞谁参都是谎,阴阳二气有全功。 话说小行者为上善国王打死野狐,迎回太后,方辨明了唐长老不白之冤,倒换关文,辞了国王、太后,依旧西行。唐长老在马上欢喜道:“这一场是非,我虽受些苦楚,却喜迎回太后,成此大功,倒结了莫大的善缘。履真呀,实实亏你有此辨才。”小行者笑道:“什么辨才!不过他以假佛弄太后,我即以假佛弄他,儒者谓之出乎尔者反平尔,佛家谓之自作自受耳。”大家说说笑笑,又走了许多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