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作品
-
《旧唐书》 志·卷七
沈昫 等礼仪七贞观十四年,太宗因修礼官奏事之次,言及丧服,太宗曰:“同爨尚有缌麻之恩,而嫂叔无服。又舅之与姨,亲疏相似,而服纪有殊,理未为得。宜集学者详议。余有亲重而服轻者,亦附奏闻。”于是侍中魏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奏议曰:臣闻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者也。非从天降,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矣。夫亲族有九,服术有六,随恩以薄厚,称情以立文。然舅之与姨,虽为同气,论情度义,先后实殊。何则?舅为母之…
-
《旧唐书》 志·卷十一
沈昫 等音乐四享太庙乐章十三首贞观中魏徵褚亮等作迎神用《永和》黄钟宫三成,大吕角二成,太簇徵二成,应钟羽二成,总九变同用。:于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百神既洽,万国在兹。是用孝享,神其格思。皇帝行用《太和》词同冬至圆丘。登歌酌鬯用《肃和》夹钟均之黄钟羽:大哉至德,允兹明圣。格于上下,聿遵诚敬。喜乐斯登,鸣珠以咏。神其降止,式隆景命。迎俎用《雍和》:崇兹享祀,诚敬兼至。乐以感灵,礼以昭事。粢…
-
《旧唐书》 志·卷二十
沈昫 等地理三○淮南道六江南道七陇右道八淮南道扬州大都督府隋江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以隋江都郡为兗州,置东南道行台。七年,改兗州为邗州。九年,省江宁县之扬州,改邗州为扬州。置大都督,督扬、和、滁、楚、舒、庐、寿七州。贞观十年,改大都督为都督,督扬、滁、常、润、和、宣、歙七州。龙朔二年,升为大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广陵郡,依旧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扬州。自后置淮南节度使,亲王为…
-
《旧唐书》 志·卷二十六
沈昫 等经籍上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流。《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礼》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者非他,方策之谓也。琢玉成器,观古知今,历代哲王,莫不崇尚。自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嬴氏坑焚,以愚黔首;汉兴学校,复创石渠。雄、向校雠于前,马、郑讨论于后,两京载…
-
《旧唐书》 志·卷二十七
沈昫 等经籍下丙部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书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儒家类一道家类二法家类三名家类四墨家类五纵横家类六杂家类七农家类八小说类九天文类十历算类十一兵书类十二五行类十三杂艺术类十四事类十五经脉类十六医术类十七《曾子》二卷曾参撰。《晏子春秋》七卷晏婴撰。《子思子》八卷孔伋撰。《公孙尼子》一卷公孙尼撰。《孟子》十四卷孟轲撰,赵岐注。又七卷刘熙注。又七卷郑玄注。又七卷綦毋邃注。《孙卿子》十二卷荀…
-
《旧唐书》 列传·卷十一
沈昫 等○温大雅子无隐大雅弟彦博子振挺大雅弟大有陈叔达窦威子恽兄子轨轨子奉节琮从子抗抗子衍静静子逵诞诞子孝慈孝慈子希玠诞少子孝谌抗季弟璡温大雅,字彦弘,太原祁人也。父君悠,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大业末,为司隶从事,见隋政日乱,谢病而归。大雅性至孝,少好学,以才辩知名。仕隋东宫学士、长安县尉,以父忧去职。后以天下方乱,不求仕进。高祖镇太原,甚礼之。义兵起,引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禅代之际,与…
-
《旧唐书》 列传·卷十五
沈昫 等○高士廉子履行真行长孙无忌高俭,字士廉,渤海蓚人。曾祖飞雀,后魏赠太尉。祖岳,北齐侍中、左仆射、太尉、清河王。父励,字敬德,北齐乐安王、尚书左仆射、隋洮州刺史。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并称先达,与士廉结忘年之好,由是公卿藉甚。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见太宗潜龙时非常人,因以晟女妻焉,即文德皇后…
-
《旧唐书》 列传·卷十九
沈昫 等○侯君集张亮薛万彻兄万均盛彦师卢祖尚刘世让刘兰李君羡等附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籓,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渐蒙恩遇,参预谋议。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迁左卫将军,以功进封潞国公,赐邑千户,寻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时将讨吐谷浑伏允,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君集及任城王…
-
《旧唐书》 列传·卷五十六
沈昫 等○李林甫杨国忠张暐王琚王毛仲陈玄礼附李林甫,高祖从父弟长平王叔良之曾孙。叔良生孝斌,官至原州长史。孝斌生思诲,官至扬府参军,思诲即林甫之父也。林甫善音律,初为千牛直长,其舅楚国公姜皎深爱之。开元初,迁太子中允。时源乾曜为侍中,乾曜侄孙光乘,姜皎妹婿,乾曜与之亲。乾曜之男洁白其父曰:“李林甫求为司门郎中。”乾曜曰:“郎官须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岂是郎官耶?”数日,除谕德。哥奴,林甫小字。累迁国子司业…
-
《旧唐书》 列传·卷五十九
沈昫 等○冯盎阿史那社尔子道真叔祖苏尼失苏尼失子忠附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多祚李嗣业白孝德冯盎,高州良德人也。累代为本部大首领。盎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獠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曰:“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即令盎发江、岭兵击之。贼平,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武德三年,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洗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杀害隋官吏,盎率兵击破之…
-
《旧唐书》 列传·卷六十七
沈昫 等○严武郭英乂崔宁弟宽从孙蠡蠡子荛从孙黯严震严砺严武,中书侍郎挺之子也。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弱冠以门廕策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迁侍御史。至德初,肃宗兴师靖难,大收才杰,武杖节赴行在。宰相房琯以武名臣之子,素重之,及是,首荐才略可称,累迁给事中。既收长安,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时年三十二。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优游京师,颇自矜大。出为绵州刺史,迁剑南…
-
《旧唐书》 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沈昫 等○李德裕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祖栖筠,御史大夫。父吉甫,赵国忠公,元和初宰相。祖、父自有传。德裕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西汉书》、《左氏春秋》。耻与诸生同乡赋,不喜科试。年才及冠,志业大成。贞元中,以父谴逐蛮方,随侍左右,不求仕进。元和初,以父再秉国钧,避嫌不仕台省,累辟诸府从事。十一年,张弘靖罢相,镇太原,辟为掌书记。由大理评事得殿中侍御史。十四年府罢,从弘靖入朝,真拜监察御史。明年正月…
-
《旧唐书》 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沈昫 等外戚○独孤怀恩窦德明侄怀贞族弟孝谌孝谌子希瑊希球希瓘希瓘从父弟维鍌长孙敞从父弟操赵持满附武承嗣子延秀从父弟三思三思子崇训从祖弟懿宗攸暨攸暨妻太平公主从父弟攸绪薛怀义附韦温王仁皎子守一吴溆弟凑窦觎柳晟王子颜自古后族,能以德礼进退、全宗保名者,鲜矣。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故以中才处之,罕不覆败;亦由重植之木,自然颠披也。明哲之君,知骄侈…
-
《旧唐书》 列传·卷一百五十
沈昫 等○安禄山子庆绪高尚孙孝哲史思明子朝义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师,以卜为业。突厥呼斗战为轧荦山,遂以名之。少孤,随母在突厥中,将军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开元初,与将军安道买男俱逃出突厥中。道买次男贞节为岚州别驾,收获之。年十余岁,以与其兄及延偃相携而出,感愧之,约与思顺等并为兄弟,冒姓为安。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二十年,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
-
《旧唐书》 本纪·卷十五
沈昫 等元和七年春正月辛酉朔,己巳,以刑部尚书赵宗儒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庚午,以兵部尚书王绍判户部事。辛未,以京兆尹元义方为鄜州刺史、鄜坊丹延观察使,以司农卿李銛为京兆尹。是夜,月掩荧惑。壬申,废信州永丰县、越州山阴县、衢州盈川县。癸酉,振武河溢,毁东受降城。二月庚寅朔。壬辰,诏以去秋旱歉,赈京畿粟三十万石;其元和六年春赈贷百姓粟二十四万石,并宜放免。辛丑,尚书省重定左、右仆射上事仪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