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五十二 诙谐八

    李曜 王铎 薛昭纬 孔纬 宇文翰 千字文语乞社 山东佐史 罗隐 卢延让 俳优人 王舍城 顾? 不调子 司马都 吴尧卿 李任为赋李 曜唐尚书李曜罢歙州,与吴圆交代。有佐酒录事名媚川,聪明敏慧。李颇留意,而已纳营籍妓韶光,托于替人,令存?之。临发洪饮,不胜离情,有诗曰:“经年理郡少欢娱,为习干戈间饮徒。今日临行尽交割,分明收取媚川珠。”吴答曰:“曳履优容日日欢,须言达德倍?澜。韶光今已输先手,领得?珠掌内看。(出《抒情诗》) 唐朝时尚书李曜罢任歙州。与新上任的吴圆交代所留之事。其中有个陪酒妓女名叫……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五十九 嗤鄙二

    苏味道 李师旦 霍献可 袁守一 崔泰之 陆余庆 孙彦高 出使御史 韩琬 赵仁奖 姜师度 成敬奇 石惠泰 冯光震 李谨度 三秽 阳滔 常定宗 张玄靖苏味道唐苏味道初拜相,有门人问曰:“天下方事之殷,相公何以燮和?”味道无言,但以手摸床棱而已。时谓模棱宰相也。(出《卢氏杂记》) 唐代人苏味道刚刚被任命为宰相时,他的门客问道:“天下医生们开的药方子有那么多,药物的搭配又那么复杂,请问相公这其中调和配方的原理是什么?”苏味道一声不出,只是用手摸着床的框棱。因而那时都称他为模棱宰相。 李师旦唐李师旦,新……

  •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九十五 神五

    王僧虔 陈悝 宫亭庙 安世高 曲阿神 谢奂 李滔 树伯道 侯褚 卢循 陈臣 张舒 萧惠明 柳积 赵文昭 河伯 邵敬伯 吴兴人 刘子卿王僧虔晋王僧虔秉政,使从事宗宝,统作长沙城。忽见一传教官语曰:“君何敢坏吾宫室?司命官相诛。”寻时宗宝乃坠马。其夜,僧虔梦见一贵人来通,宾从鲜盛,语僧虔曰:“吾是长沙王吴君。此所居之处。公何意苦我?若为我速料理,当位至三公。”僧虔于是立庙。自后祈祷无不应。(出《湘中记》) 晋代王僧虔主持政事,派从事宗宝统镇长沙城。一日,宗宝忽然看见一个传教官跑过来对他说:“你怎么……

  • 《太平广记》 卷三百二十二 鬼七

    陶侃 谢尚 襄阳军人 吕顺 桓恭 庾崇 曹公船 王志都 唐邦 王矩 周义 袁乞 王恒之 刘遁 王思规 华逸 张君林 蛮兵 陈皋 袁无忌 新蔡王昭平 远学诸生陶 侃陶侃,字士竹,曾如厕,见数十人,悉持大印。有一人单衣平上帻,自称后帝,云:“君长者,故出见。三载勿言,富贵至极。”侃便起,旋失所在。有大印作公字,当其秽所。杂五行书曰:“厕神曰后帝也。”(出《异苑》) 陶侃,字士行。有一次他上厕所。看见有好几十人人,都拿着大印。其中有个穿单衣系头巾的人,自称是“后帝”,对陶侃说:“你是位辈份高的人,所……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四十九 鬼三十四

    房陟 王超 段何 韦鲍生妓 梁? 崔御史 曹唐房 陟房陟任清河县尉,妻荥阳郑氏,有容色。时村中有一老妪,将诣谒禅师,未至,而中路荒野间。见一白衣妇人,于榛棘中行,哭极哀。绕一丘阜,数十步间,若见经营之状者。妪怪而往问,及渐逼,妇人即远,妪适回,而妇人复故处。如是数四。妪度非人,天昏黑,遂舍之。及至禅师处,说所见,兼述妇人形状、衣服。禅师异之,因书记屋壁。后月余日,房陟妻暴亡,果葬于前所哭绕丘阜间,而容貌衣服,一如老妪前见者。(出《通幽录》) 房陟任清河县尉。妻子是荥阳人,姓郑,很有姿色。当时,……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五十四鬼三十九

    杨? 袁继谦 ?州士人 王商 谢彦璋 崇圣寺 任彦思 张仁宝 杨蕴中 王延镐 僧惠进 田达诚 徐彦成 郑郊 李茵 柳鹏举 周洁杨 ?兖州龙兴寺西南廊第一院,有经藏。有法宝大师者,常于灵神佛堂之前见一白衣叟,如此者数日,怪而诘之,叟曰:“余非人,乃杨书记宅之土地。”僧曰:“何为至此?”叟曰:“彼公愎戾,兴造不辍,致其无容身之地也。”僧曰:“何不祸之?”答曰:“彼福寿未衰,无奈之何。”言毕不见。后数年,朱瑾弃城而遁,军乱。一家皆遇害。杨名?。累举不第。为朱瑾书记。(出《玉堂闲话》) 山东兖州龙兴寺……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六十七 妖怪九(人妖附)

    妖怪 东柯院 王守贞 彭? 吕师造 崔彦章 润州气 黄极 熊勋 王建封 广陵士人 张? 宗梦征 黄仁浚 孙德遵 人妖 东郡民 胡顼 乌程县人 李宣妻 赵宣母 马氏妇 杨欢妻 寿安男子 崔广宗 许州僧 田? 元镐 无足妇人 娄逞 孟妪 黄崇嘏 白项鸦妖怪东柯院陇城县有东柯僧院,甚有幽致。高槛可以眺远,虚窗可以来风。游人如市。忽一日,有妖异起。空中掷下瓦砾,扇扬灰尘,人莫敢正立。居僧晚夕不安,衣装道具,有时失之复得。有道士者闻之曰:“妖精安敢如是?余能去之。”院僧甚喜,促召至。道士入门,于殿上禹步……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七十四 灵异

    鳖灵 玉梁观 湘穴 耒阳水 孙坚得葬地 聂友 八阵图 海畔石龟 钓台石 汾州女子 波斯王女 程颜 文水县坠石 玄宗圣容 渝州莲花 玉马 华山道侣 郑仁本弟 楚州僧 胡氏子 王蜀先主 庐山渔者 桂从义 金精山木鹤 卖饼王老 桃林禾 王延政 洪州樵人鳖 灵鳖灵于楚死,尸乃溯流上。至汶山下,忽复更生。乃见望帝,望帝立以为相。时巫山瓮江蜀民多遭洪水,灵乃凿巫山,开三峡口,蜀江陆处。后令鳖灵为刺史,号曰西州皇帝。以功高,禅位与灵,号开明氏。(出《蜀记》) 鳖灵在楚地死了,尸体竟溯着长江逆流而上,到岷山脚……

  • 《太平广记》 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

    赵泰 袁廓 曹宗之 孙回璞 李强友 韦广济 郄惠连赵 泰晋赵泰字文和,清河贝丘人也。祖父京兆太守。泰郡察孝廉,公府辟不就。精思圣典,有誉乡里。当晚乃仕,终中散大夫。泰年三十五时,尝卒心痛,须臾而死。下尸于地,心暖不冷,屈申随意。既死十日,忽然喉中有声如雨,俄而苏活。说初死之时,梦有一人,来近心下。复有二人,乘黄马,从者二人,夹持泰腋,(“腋”原作“胀”,据明抄本改。)径将东行。不知可几里,至一大城,崔?高峻,城邑青黑色,遂将泰向城门八。经两重门,有瓦室,可数千间。男女大小,亦数千人。行列而吏著……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六 草木一(文理木附)

    木 夫子墓木 五柞 白银树 合离树 玉树 豫樟 荔枝木 酒树 娑罗绵树 刺桐 黄漆树 木兰树 椰子树 菩提树 婆罗树 独?树 波斯皂荚树 木龙树 贝多树 没树 ?碧穑波树 齐暾树 通脱木 山桂 五鬣松 三鬣松 鱼甲松 合掌柏 黄杨木 青杨木 俱那卫 山茶 夏州槐 赤白柽 楷木 楮 文理木 宗庙文木 文木简 古文柱 三字薪 天尊薪 太平木 天王槐 色陵木 马文木木夫子墓木鲁曲阜孔子墓上,时多楷木。(出《述异记》) 又曰:曲阜城有颜回墓,上石?二株,可三四十围。土人云,颜回手植之木。(出《述异记》……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九 草木四

    草花 旌节花 野悉密花 都胜花 簇蝶花 ?葵 金灯花 金钱花 毗尸沙花 木花 叙牡丹 白牡丹 红紫牡丹 正倒晕牡丹 合欢牡丹 染牡丹花 ?牡丹 月桂花 牡桂花 桂花 海石榴花 南海朱槿 岭表朱槿 红槿花 那提槿花 佛桑花 贞桐花 栀子花 山茶花 三色石楠花 比闾花 木莲花 那伽花 木兰花 异木花 碧玫瑰 刺桐花 怀风花 踯躅花 凌霄花 分枝荷 夜舒荷 睡莲花 碧莲花 染青莲花 三朵瑞莲 藕 莲实 芰菱草花旌节花黎州汉源县有旌节花,去地三二尺,行行皆如旌节也。(出《黎州汉源县图经》) 黎州汉源县……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二十三 龙六

    卢君畅 元义方 平昌井 虎头骨 法喜寺 龙庙 豢龙者 孔威 华阴湫 崔道枢 金龙子 黄驯 临汉豕 烧龙 柳翁卢君畅故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阳卢君畅为白衣时,侨居汉上。尝一日,独驱郊野,见二白犬腰甚长,而其臆丰,飘然若坠,俱驰走田间。户讶其异于常犬,因立马以望。俄而其犬俱跳入于一湫中,已而湫浪泛腾,旋有二白龙自湫中起,云气噎空,风雷大震。卢惧甚,鞭马而归。未及行数里,衣尽沾湿。方悟二犬乃龙也。(出《宣室志》) 以前东都留守判官祠部郎中范阳的卢君畅还是老百姓的时候,侨居汉水。曾经有那么一天,他独自……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四十七 狐一

    说狐 瑞应 周文王 汉广川王 陈羡 管辂 习凿齿 陈斐 孙岩 夏侯藻 胡道洽 北齐后主 宋大贤 长孙无忌 狐神 张简 僧服礼 上官翼 大安和尚说 狐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盅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出《玄中记》) 狐狸活五十岁就能变成妇人,一百岁就能变化成美女,变化成神巫,或者变化成成年男子与女人发生性行为,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善于盅惑迷人,使人丧失理智。狐狸活到一千岁就能和天沟通,叫做“天狐”。 瑞 应九尾狐者,神兽也……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五十九 蛇四

    僧令因 卫中丞姊 蒲州人 相魏贫民 番禺书生 郫县民 游邵 成? 孙光宪 朱汉宾 牛存节 水清池 王思同 徐坦 张氏 顾遂 瞿塘峡 靳老 景焕 舒州人 贾潭 姚景 王稔 安陆人僧令因僧令因者,于子午谷过山,往金州。见一竹舆先行,有女仆服慷从之。数日,终不见人,令因乃急引帘窥之。一妇,人首而蛇身甚伟,令因甚惊。妇人曰:“不幸业重,身忽变化,上人何乃窥之?”问其仆曰:“欲送秦岭之上。”令因遂与诵功德,送及秦岭,亦不见妇人之首,而入林中矣。(出《闻奇录》) 令因和尚,从子午谷过山,到金州去。看见一个……

  • 《太平广记》 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

    徐佐卿 拓跋大郎 魏方进弟李清徐佐卿唐玄宗天宝十三载重阳日猎于沙苑。时云间有孤鹤徊翔。玄宗亲御弧矢中之。其鹤即带箭徐坠,将及地丈许,?然矫翼,西南而逝。万众极目,良久乃灭。益州城西十五里,有道观焉。依山临水,松桂深寂,道流非修习精悫者莫得而居之。观之东廊第一院,尤为幽寂。有自称青城山道士徐佐卿者,清粹高古,一岁率三四至焉。观之耆旧,因虚其院之正堂,以俟其来。而佐卿至则栖焉,或三五日,或旬朔,言归青城。甚为道流所倾仰。一日忽自外至,神彩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为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然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