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朝北盟会编》 卷八十

    靖康中帙五十五。起靖康二年二月十一日辛未,尽十三日癸酉。十一日辛未皇后太子出诣军前。宣和录曰:是日金人取皇后太子甚急午间皇后太子出门车凡十两百官军民奔随号泣拜於州桥之南攀辕号恸往往陨绝於地至南薰门大学诸生拥拜车前哭声振天中有一人大哭擗踊於上其他往往皆气塞泪尽无能哭者时巳薄暮将近门犹闻车中呼云:百姓救我虏酋(改作金人)在门下者迫行范琼先以危言詟卫士然後益兵拥皇后太子出都人愤疾。又曰:先是正月上再幸…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七十九

    靖康中帙五十四。起靖康二年二月六日丙寅,尽十一月辛未。大元帅府摆布勤王人马。丙寅契勘金人劄寨京城下直北连珠劄至卫南县东至东明县西至胙城县篱落牢固无隙可乘幕府奉王旨分遣人马於曹濮间一带州郡县镇再整龊摆布列寨相望审势进发今将大元帅府五军驻劄东平府及分遣诸处摆布下项大元帅府五军东平府驻劄先锋辛彦宗五千人前军都超二千五百人左军张琼二千五百人中军张俊二千人赵俊二千五百人右军苗傅二千五百人後军范实二千五百人…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五十四

    靖康中帙二十九。起靖康元年九月五日戊辰,尽十三日丙子。五日戊辰吴敏落观文殿学士宫祠。臣寮上言臣闻国之威柄惟赏与罚赏罚者是非之所以分而政事之所以立也。。若为善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则是非倒置无所观效窃见前宰臣吴敏因上皇有内禅之意遂建白传位於陛下曾未累日致位辅弼自惟年少恐不能协副众望乃招贤能张大声势当是时也。人皆称之及戎虏(改作金人)既退浸生骄心侈协选购之功偃蹇无所忌惮边防之急不复经意将帅之任不复介怀器甲…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

    靖康中帙五。起靖康元年正月十一日丁丑,尽二十日丙戌。十一日丁丑李纲沈琯与执政同议於东府。南归录曰:初十日琯见李右丞言贼(改作敌)骑不过五万能战者止万馀人太子营不及二千药师常胜约三千骑诸营部兵闻止有三万馀其过河者只有大半可以邀击李纲曰:待与诸公议遂留琯幕中十一日李纲与琯同入阁门续引至後殿少顷同赴东府见枢密耿南仲李梲等琯告诸人如告李右丞说李梲厉声曰:贤敢道金人不强。若与战能决胜负否李纲曰:不须如此怕…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一

    靖康中帙六。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府见任职官内不…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二

    靖康中帙七。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五日辛卯,尽三十日丙申。二十五日辛卯鄜延张俊环庆韩时中泾原马千等皆至京师稍安。斩内侍官匿金字牌者三人。初朝廷发金字牌勾兵陇西(旧校云:一本作陕西)丙侍官暗留不遣及马千等至皆云:不见金字牌但闻京城危急来赴难由是发觉故斩之。二十七日癸巳真定府路安抚使刘送马扩下狱。茅斋自叙曰:先是被童贯之命招置真定中山忠勇敢战军马专一统御扩急趋保州取家属南归复过中山则已见烽火连举五把次…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三

    靖康中帙。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乃密遗平仲及杨…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四

    靖康中帙。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五日辛丑太学生陈东伏阙上书乞罢李邦彦用李纲种师道。《书》曰:臣等闻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者社稷之主也。奋不顾身死生以之者社稷之臣也。妒贤嫉善妨功害能者社稷之贼也。恭惟皇帝陛下聪明英睿独智旁烛贤邪之分宸衷默判天下戴以为社稷之主而在廷之臣奋不顾身以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其庸谬不才忌嫉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梲之徒是也…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五

    靖康中帙。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臣闻兵不多不足…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六

    靖康中帙十一。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十一日丁未。五日辛丑康王及张邦昌归自虏(改作金)寨以张邦昌为太宰肃王及太宰张邦昌驸马都尉曹晟质於金国军前(旧校云:按宋史钦宗本纪二月庚子驸马都尉曹晟使金军癸卯肃王枢使金军乙巳康王至自金军则肃王曹晟之出使不在一日之内而康王之归亦在肃王出质後二日也。是编作同一日误矣。)。是日皇弟肃王枢少宰张邦昌除太宰著作郎沈晦借给事中使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军前初金人请以越王…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七

    靖康中帙十二。起靖康元年二月十二日戊申,尽十五日辛亥。十二日戊申金人退师大赦天下。门下朕嗣承圣谟获绍大统适边廷之懈弛致郊畿之绎骚荷天之灵俾敌悔祸既遣使而讲好遂以盟而退师载惟千里幅员罹屠掠之苦四方遐远多调发之勤兵屯撄守扞之劳编户伤括输之急朕每念此恻然痛心不能保绥(旧校云:归本作民)乃使重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是用疏旷荡之恩沛汪濊之泽嘉与海内底於丕中可大赦天下於戏三事大夫群后庶尹国势委靡而不振宜思所以救…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八

    靖康中帙十三。起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日辛亥,尽其日。《书》曰:皇天眷命陛下即位之七日下诏求直言天下幸甚微臣居山邑距京师越万里乃得随士庶垂泪以伏读痛干戈风尘阻绝如此不谓国家遭阳九之戹也。女真(改作金人)小丑斩荆棘(删小丑至此五字)入塞拥马渡河曾不淹时势如坏山直抵城下呜呼天乎!忘我祖宗配天泽民二百年之基业乃一日有斯酷耶在春秋之时周室衰孔子春秋用是作也。孰谓国家圣圣相继重光熙洽天下太平自结绳以来未之或有天…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九

    靖康中帙十四。起靖康元年二月十六日壬子,尽十八日甲寅。十六日壬子杨时上书论三镇利害。臣窃谓自汉迄唐待戎狄(改作攘御)之道无如我祖宗之时者百年之间民生戴白不见兵革贼臣要功为国生事与恶而弃好驯致今日方虏(改作敌)骑逼城备御无素卑词厚礼以纾目前之急盖势有不得已而然者割要害之地以为盟好则非经远计也。臣固尝论之矣。比闻金人驻兵磁相窃虑无有纪极破大名安成二县驱掠子女二千馀人杀令佐二人而去誓书之墨未乾而背不旋…

  • 《三朝北盟会编》 卷四十

    靖康中帙十五。起靖康元年二月十八日甲寅,尽二十二百戊午。十八日甲寅聂山论伏阙劄子。臣闻前日蔡懋李梲谕与大学长贰令屏去伏阙上书陈东等诸生闻之莫不怨忿一学多士咸欲拂袖出学今日。又闻梲令根治诸生并伏阙百姓欲置於法臣闻之不胜惶骇仰惟陛下睿知仁慈君临万方士民以积年不舒之怨愤乘隙相聚贼杀内侍指骂奸党盖恃陛下仁圣必能与百姓雪去怨气而懋梲之徒恨其骂已而佐李纲欲遂除去根株。又梲宣言为前日伏阙之士其间有李纲故旧欲尽…

  • 《三朝北盟会编》 卷四十一

    靖康中帙十六。起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戊午,尽二十六日壬戌。二十二日戊午太学生沈长卿上书言伏阙并李邦彦等。《书》曰: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学生沈长卿谨昧死再拜献书於皇帝陛下臣观自古天下国家所以败乱而不可救者始於人君赏罚之不明也。盖赏罚者人主之大柄古者爵人於朝与众共之刑人於市与众弃之欲其合天下之公心不敢有异议而已舜之举十六相也。天下之人谓之八元八恺其窜四凶也。天下之人谓之梼杌谓之饕殄夫八元八恺梼杌饕…